這台機器,在我的手上,還蠻不順的,因為他無法虛擬化,只能實體機,無法有效順暢的備份。
為了在虛擬機上搞一台機器,把服務移植過來,我搞了很久的時間在除錯。
Windows 7 這個老舊的作業系統已完全沒有任何技術支援,要把SP1和所有的Patch上好上滿。
ODBC設定好了,程式也沒有修改,怎麼弄都是Error IM014。
Read more心靈力量決定發展的方向
這台機器,在我的手上,還蠻不順的,因為他無法虛擬化,只能實體機,無法有效順暢的備份。
為了在虛擬機上搞一台機器,把服務移植過來,我搞了很久的時間在除錯。
Windows 7 這個老舊的作業系統已完全沒有任何技術支援,要把SP1和所有的Patch上好上滿。
ODBC設定好了,程式也沒有修改,怎麼弄都是Error IM014。
Read more目前網站搬到一台PC上,底層是Proxmox VE 6.2-4,使用的容器(Proxmox VE中稱為CT)是ubuntu-20.04-standard_20.04-1_amd64.tar.gz。
使用容器,其實沒有很難,跟使用實體機一樣,可是因為這個版本很精簡,很多套件都是要在安裝後手動安裝(crul,unzip,iftop等等),再去做相關的調整。目前使用起來,相當的順暢,系統反應迅速。
我查了一下,Proxmox VE 是無法從 CT 轉成 VM(虛擬機)。只能從CT容器轉成Template,為了備份的關係,看來使用VM對我來說是有必要的。
最近系統反應頓頓的,所以開始了問題查找的流程,查到資料表之後,發現wp_users有一堆不知道的使用者,而且是cron這種定時執行的帳號。
問題是,我根本沒有做什麼排程,wp_users哪來這麼多沒名其妙的使用者帳號。
Read more因為老家要裝監控,小米監控太吃人品,而且這一年來狀況還不少,加上家人有裝DVR,所以打算要把目前的小米方案,換成DVR方案。
不論DVR或是NVR,目前看到的方案,大部份底層都是Linux為主的。
我現行的方案,是小米錄在SDHC(SD卡),再備到NAS上,再上傳到雲端上。
Read more最新發現Dropbox 透過 Rclone 進行備份時,會出現 Failed to copy: failed to open source object: path/restricted_content/..
原本的單純的以為,是Google Drive偵測到惡意程式,所以加了 –drive-acknowledge-abuse 到Rclone的指令上,但是,事情不是憨人所想的這樣。
還是出現一樣的訊息。
Read more我用Wordpress架站超過15年了,第一次看到256MB記憶體。樂活資訊,我去純hosting 不用4千,加上SSL一年,不過6000就打死了。

收三萬,給這種資源,那我們來好好的深入了解一下。
Read more因為要統一管控備份的進度,用一台Linux主機去連Synology的分享
使用cifs 出現
mount: /mount_point: mount(2) system call failed: Operation not supported.
解法
sudo apt-get install cifs-utils
長期以來,Rclone帶給我的便利性,讓我備份資料,收集網路資源等等,可以完全滿足我的需求。
過往,各式共享的網路資源,可以按右鍵,加入硬碟中的資料,可以用Rclone copy,而且是那種很快的Server Side Copy,快速的進行備份。
BIOS中確定過了,LAN1 Controler / LAN2 Controler 都正常,XenServer 中也掃了多次的Device,怎麼測試,Dual LAN就是出不來。
和蝸牛的過去經驗不同,以前只要灌好,就能正常使用Dual LAN 連QUAL LAN也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