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家中有加VPN,也有架設NAS這一些服務,加上我家智能家居,除了小米智能家居是使用透通的方式進行之外。
其他的管理,都需要用到IP,而IP比較不容易記,所以會設定DDNS。
先前一直以為我用的是固定IP的電路,昨天在公司怎麼連都連不回去(我要抄docker上的stack),回家之後,確定我的連外IP變動了。
群揚資通的回覆如下
心靈力量決定發展的方向
因為家中有加VPN,也有架設NAS這一些服務,加上我家智能家居,除了小米智能家居是使用透通的方式進行之外。
其他的管理,都需要用到IP,而IP比較不容易記,所以會設定DDNS。
先前一直以為我用的是固定IP的電路,昨天在公司怎麼連都連不回去(我要抄docker上的stack),回家之後,確定我的連外IP變動了。
群揚資通的回覆如下
測試的系統是使用網路安裝且有含non-free軟體安裝模式,所以目前週邊的驅動狀況沒有什麼問題。
系統上使用,軟體的調整,桌面的環境,也都正常
但是,想要去NAS上抓資料,就不正常了
Xfce使用的file manager是thunar
在網路上查了幾篇資料
Read more說在前面,我有Google學術帳號,小猴子有Google校友帳號,Google Drive本身就是無限空間。我們在Google Photos上傳保留的,都是原畫質,而不是高畫質。
但是我們的媽,卻只有一般的帳號。只能留高畫質的照片。
老人家,沒事想就愛拍照,小孩子的照片,老人活動的照片,一堆照片(每次看到PTT在說什麼32G ROM的老人機,我就愛笑,你很快就會知道每3~6個月爆掉一次的快感)。
Read more老實講360 云盤上面也沒有放什麼重要資料,沒有保證終身營運的雲盤,給你100T的免費空間也沒有用,還是一樣說停就停,一開始給的緩衝時間還不夠,在很多人抗議之後,現在我想很多人都在想要怎麼處理上面的資料。
一直以來都知道iSCSI的效能比SAMBA(網路芳鄰)好,SAMBA是File Base,而iSCSI是Cluster Base,由於iSCSI平常不容易見到,使用的也少,只有在2年前做過一個測試,請參考這篇。
iSCSI通常在機房中看的到,而且為了速度和效能,Fiber SAN是很常見的,而且要價也不便宜,不過最近我也買了一個測試的設備回來,想自己組一個SAN來用。 Read more
如果NAS只是拿來當成NAS,對MIS來說,真的太浪費了,如果以拿來存資料,可以拿來跑VM,真的是一舉數得,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是的!系統是免費的沒有問題。
我找到了OpenMediaVault這套免費NAS,在我測試過NAS4Free, FreeNAS、黑群暉之後,我發現OpenMediaVault這套NAS是我用起來最順手,也是問題相對較少的。
OpenMediaVault採用的是Ubuntu的底層,和前面的FreeNAS和NAS4Free不同。
我安裝的是OpevMediaVault最新的3.0 Beta版,昨天在公司裝的是2.X的穩定版,沒有想到我的磁碟陣列直接Fail掉。
磁碟陣列Fail掉的原因我還不知道,暫時沒有空處理,明天去公司再說吧。 Read more
這次中招的不是我,是我前幾天說的我同學。
我先講一下加密勒索病毒的運作模式
病毒會先開一個暫存檔,再把原檔進行加密的內容寫入,寫入後,刪除原檔。
刪除是直接刪除,不會進行源回收桶(Windows)。
留下的是加密之後的檔案和勒索病毒的聯絡訊息 Read more
Crypt0L0cker這是一隻駭客做出來的病毒,他會加密檔案,並且勒索比特幣(Bitcoin),跟之前synology被駭並且加密勒索的手法相同,當然後來Synology在爆發之前已經有修正漏洞。
為了這個問題,我們還特別挑了QNAP的NAS,怕的是賣給我們的機器沒有更新韌體,當下就是擔心這個漏洞。
結果不是nas中毒,而是個人電腦中毒。
我被加密的格式是RMVB,JPG,PDF,3GPP,ZIP和Xmind的存檔。
損失的是我的照片,CSI犯罪現場,程式開發的心智圖、資料流程圖(Xmind),3GPP手機錄音檔,ZIP檔大概是我先前開發程式的歸檔壓縮備份,連ROM Kitche的壓縮檔都被加密了,連我DIY的手機ROM都沒有了,實在是哦。
後來發現,公司的其他電腦也有中毒,被加密的格式是workflow的報表檔,solidworks的機構圖檔和產品拍照的檔案(JPG)。
而且公司的共用電腦中有近10年的資料,損失真的很慘重。 Read more
Dropbox空間只有2G,如果搭配hTc手機空間會有20G,但是也只有免費2年,如果自己沒有很多的好朋友可以推薦,又不知道怎麼自我擴容,給個2G用起來,實在很雞肋。
前兩天介紹MEGA,300多MB的資料,上傳了1天還傳不完,如果真要把MEGA當成雲端儲存來用,這個速度慢到想要打人,給了50G又如何,但是慢到一個不行,實用性太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