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時間 : 2006年12月21日
PC與行動電話這兩項產品可說是撐起電子產業的兩大支柱。隨著產業發展的轉變,當業者絞盡腦汁尋找下個大宗主流商品時,定位於融合手機與PC應用的超行動PC (UMPC) 近來成為另一個引人矚目的話題。這兩大主流產品的結合是否真的能為電子產業擦出新的火花?還是這又只是類似數年前失敗的Tablet PC又再次捲土重來?從業者的角度來看,市場需求的改變與技術發展的演進,的確已為這種概念的產品帶來新的機會。其中,其C7-M處理器已為三星採用於Q1B UMPC產品的威盛電子(VIA),自然是這股趨勢的大力擁護者。
對於UMPC的發展,最讓人困惑的當然是它的市場定位,尤其是在手機、PDA Phone、筆記型電腦、mini-NB等各類產品充斥的現在,UMPC如何能夠突出重圍,並獲得消費者的青睞?對此,威盛電子總經理陳文琦坦承,「UMPC的定位的確是一項挑戰。」
他以三星電子這次推出的Q1B UMPC為例解釋說,這款產品是三星與電信業者SK Telecom共同合作推動的產品。在規格上搭載了7吋螢幕、512MB記憶體和40GB硬碟,重量僅有759公克。除了Wi-Fi、藍牙之外,它還具備了3.5G的HSDPA以及Wibro功能。他表示,「對電信業者來說,隨著語音營收的成長力達到飽和,若要刺激消費者更積極使用數據、影音等服務,勢必要有現有手機更具吸引力的終端裝置出現。」
也因此,他認為,UMPC的重要賣點在於連接性與影音娛樂功能。目前有許多進行中的設計專案,也都是與電信業者合作。陳文琦不認為將 UMPC訴求為一台mini-NB對一個新興產品來說是件好事,他說,「若訴求為一台筆記型電腦,則會立刻進入到價格的殺戮戰場,這會讓一個新產品沒有健康成長的機會。」
但對於與PDA Phone的市場定位與競爭,他表示,PDA Phone向上會遭遇到UMPC的競爭,向下又會有一般功能型手機的市場壁壘,因此勢必會對這個市場區隔產生一些影響,但到底會如何發展,「現在來判斷,時間還太早,」他說。
在應用上,包括像電子書的教育應用、影音播放、行動電視、GPS導航、電話、收發郵件、上網、甚至家庭自動化等,都可以整合在UMPC這樣的一款產品中。陳文琦指出,雖然UMPC強調連接性,但由於對運算效能的高度需求,將使其會以X86架構的處理器平台為主流。「以現有的PC產業為基礎,X86架構擁有完備的軟體開發環境、優異的效能與設計彈性,對於講求多樣化應用的UMPC來說,是一大優勢。」相較於採用RISC處理器架構的PDA Phone,他認為,在軟體應用開發上,RISC處理器社群還有一大段路要走,即使他們也積極追趕,「但時間並不是在他們那一邊。」
當然,功耗問題是X86架構的一大挑戰,陳文琦表示,C7-M處理器在普通應用場合下,平均功耗只有1W左右,而且在待機時僅僅只有 0.1W功耗,全速運行的功耗也僅僅只有12W,優於其他競爭對手的表現。此次三星Q1B產品的電池壽命,較其前一代Q1產品增加了一倍,(編註,根據網路上搜尋的結果顯示,Q1B的電池壽命約為4小時。)他表示下一代處理器的功耗效能將更為提升,是一個可以解決的問題。
另外就是外型尺寸的定位。目前,威盛推出的UMPC平台是以narrow-ITX大小為主,這比其主推的mini-ITX主機板尺寸還要小一點。由於UMPC強調影音功能,此大小主要可以搭配從3.5″到7″的螢幕尺寸。同時,威盛也在開發尺寸更小的pico-ITX主板,是以 Pocket PC的概念為主,希望真的能將一台PC到口袋中方便攜帶。他預計,再過幾個月pico-ITX就會成為商業化的產品。
對於作業系統的支援,陳文琦表示,他還是看好微軟將成為此一市場主導的業者,「對於功耗問題的解決,這不只是硬體業者的問題,軟體業者也應該一起參與。微軟應該動作快一點,以其在現有PC市場的影響力為基礎,更積極主導這個市場,只要它不犯嚴重的錯誤,UMPC應該還是以微軟作業系統為主。」
當然,這是一個尚在萌芽的市場,使用習慣、商業應用、成本、價格、功能等更方面都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對市場發展的後續影響也有待觀察。陳文琦表示,明年的市場普及度仍然還低,但他認為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到2008/2009年,UMPC市場將能夠快速成長,這也將是台灣現有PC產業可以全力關注的新興發展方向。而在明年的消費性電子展(CES)上,將會有更多的產品與概念推出,相信會有更多業者開始共同炒熱這個市場。
作者: 勾淑婉 / 電子工程專輯
隨機文章
- EEE PC-具Eee PC概念 微星成長可期 (2007-11-03)
- 光陰的故事完結篇 (2009-02-18)
- 協商式民主組成跨檔派大聯合政府~你別鬧了英姐 (2012-01-09)
- 非K超頻,Intel出手阻止 (2016-02-07)
- A Phishing SPAM:Security Activation (201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