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把網站移回家裡之後,一直沒有機會做壓力測試,這兩天剛好有一小點的時間,那就來做個簡單的壓力測試。
倒底這台Atom小電腦和50M10M的家用光纖網路能不能承受壓力順利的工作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Read more
心靈力量決定發展的方向
話說,把網站移回家裡之後,一直沒有機會做壓力測試,這兩天剛好有一小點的時間,那就來做個簡單的壓力測試。
倒底這台Atom小電腦和50M10M的家用光纖網路能不能承受壓力順利的工作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Read more
中華電100Mbps上網擬有感大降價!為加速100Mbps光纖 上網2013年100%到府的國家政策,中華電信已向NCC提出100Mbps降價方案,擬將100M/20Mps上網費率,從目前每月1,399元,降 至1,000元上下,不排除破千元,降幅估約近3成。除此,50M/10Mbps目前月繳999元,擬降至900元有找,至於月繳939元的20M/5M 及899元的12M/4M等各級速光纖上網費率是否同步調降?還需進一步研議,整個降價方案尚待NCC核定,NCC審核通過後,將是繼去年12月中華電信 啟動國內史上最大一波ADSL降價、平均調降20%之後,光纖上網有始以來最大一波降價動作。
=========
中華電信,光纖趕快降價吧!台灣固網,你完全沒有競爭力吧!你的產品還沒有出來,中華電信就要降100M的價格了,只要降到1000元,我就把家用網路從50M升到100M,家裡順便把站架起來。
最近想做幾個測試,第一個測試,光纖50M架站實驗,看看家裡的光纖送的固定1IP是不是能穩穩的架站。第二個測試,是我家這台Atom的1公升小電腦是不是跑的動網站,流量和壓力頂不頂的住,最後要測的就是,Alexa的數字變化。
Read more
是的!我同意寬頻是基本的社會人權,但是要花多少的預算,才能達到真光纖,真寬頻,不是用說的就好,其實最後一里才是問題,目前的最後一里全都是用銅纜建置,而不是使用光纖,當然越來越多的光化交接箱,已經使用光纖,訊號轉換後,才轉成銅纜進到家家戶戶中。
講起緣色執政的M台灣,行動寬頻建了這麼多年了,還是建不起來,目前只有少數的4G開台,而且還是舊的4G,不是新的4G:LTE,老實說,不管是藍綠那個政檔,在寬頻這塊真的做的都不夠,不要忘記了,所有的工程費用,都是稅金,都是民脂民膏,做對的事,真的很重要,加上台灣又是4G設備的研發重鎮,基礎建設這麼落後,真的不應該,香港早就光纖到府了,台灣台北新店,第四台業者也都可以做到光纖到府,請問兩個政黨,你們在搞什麼鬼。前兩天聽到三花老總說的一句話,賺錢的是徒弟,省錢的是師父,花對錢的是師公。狗咬咬一嘴毛。亂花錢,亂用預算,亂執行政策,每個政黨都脫不了關係。對於我家光纖不夠便宜,沒有4G行動上網在這裡開台,我只能在麥當勞上網,我對於兩檔的寬頻政策,直覺的認為,選舉言語,空泛不具體,這樣就想騙選票,等等吧!
就是因為網路掛了,我才能坐在這裡寫這篇,沒有辦法。就這麼巧,我這兩天看到50M/5M要降價20%,我是年底到期,我要確定我的日期到什麼時候,今年1月9日才把線路從3M升到10M(12月31日送出申請單,跑了中華電信,最後才整個完成升速的動作),就續了一年約,我的網路要到明年2/9過完年後才會到期,今天跟迪亞哥說我用的台固方案,他說我是拗神。
Read more
因為前陣子看到介紹,如果有edu的信箱,dropbox容量可以加上,所以在這個條件下,我去申請的了亞卓市的信箱,這個信箱其實不大,相對的,20M的信箱,真的很快就會爆掉,跟Google Mail的7G和MSN Hotmail 10G來說,真的是小的可憐。
目前亞卓市提似的轉換方案,我覺得很貼心,比台灣固網那種粗劣的停用手段好多了(台灣大寬頻片面停用anet信箱)。 Read more
之前看到網樂通狂打關鍵字廣告,目前看電影又不用付錢(3月底止),我就申請了一個網樂通,反正只要100元以內的運費(69)。
今天收到東西了,網樂通的包裝很簡陋,但是實驗的環境不足(有欠HDMI線,我這兩天去買HDMI1.4版的線回來試看看好了,我也不知道買不買的到,可能要買1.3B的線也說不一定),所以,就來介紹網樂通的硬體規格。
Read more
2010年12月31日申請台灣大寬頻10M/2M線路之後,昨天中華電信的工程師通知,線路已經改好了,要我試,但是那時我人在外面,回到家之後,才能測試,工程師說,改好之後,如果有問題,要我和台灣大寬頻這邊聯絡。
之前台灣大寬頻服務人員說,中華電信改好之後,用原來的帳號和密碼進行上網即可,不需要更改,但是,實際上測試的結果,不work。
Read more
最近合約到期
目前用3M/768的光纖
用起來有一些吃力(我要看資料,我家外甥要看PPS,再開個BT)
所以打算換成10M/2M or 20M/2M
做出來的整理表如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