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分析〉服貿卡關推骨牌 恐吞「義大利麵碗」苦果

2014年 04月 07日  22:25  【鉅亨網記者王莞甯 台北】

國內反服貿爭議延燒多日,已有多數學者和智庫指出,兩岸服貿協議若未獲通過,恐成為台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的阻礙,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更出具報告指出,台灣要加入TPP面臨到2項很大的挑戰,包括(1)中國的立場以及(2)對國內產業造成的衝擊,但若未能加速洽簽雙邊與多邊貿易協定,恐怕會成為此趨勢所釀成的「義大利麵碗效果」(Spaghetti-bowl effect)下的受害者。

元大寶華分析, 國際貿易在全球化快速滲透後,複雜程度已大增,WTO架構功能已日漸流失,在急需新貿易規則的指引下,各國已紛紛轉向雙邊與多邊的貿易協商。

但台灣卻因礙於政治現實,與其他國家洽簽雙邊與多邊貿易協定的進度緩慢,目前生效的貿易協定僅有5國,而與中國大陸間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也僅處在早期收穫清單的階段,使台灣幾乎已是全球雙邊和多邊貿易協商趨勢所釀成的義大利麵碗效果下的受害者。

目前世界各國均紛紛投入區域整合,儘管因貿易規則複雜的程度、以及部分具有保護色彩的措施,使多邊貿易體系可能有負面的影響(義大利麵碗效果),但台灣若被排除在外,再加上目前WTO多邊談判進度停滯,要取得區域主義和多邊主義互補之利恐將是難上加難。

因此,積極與主要貿易對手國洽簽貿易協定,加入全球貿易整合,才是台灣經濟突圍的好藥方,特別是包含多個台灣重要貿易對手國的跨太平洋經濟夥伴協定(TPP),是台灣跳躍式融入國際經貿領域的關鍵。

不過,元大寶華指出,台灣要加入TPP面臨到2項很大的挑戰。第一,台灣已是亞洲開發銀行(亞銀)、世界貿易組織(WTO)、亞太經合會(APEC)的成員,也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或經合組織的觀察員,在海峽兩岸的特殊情況下,台灣積極加入由美國一手主導的TPP,有其戰略利益,不過,現階段中國大陸雖未加入TPP,卻正主導「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RCEP),而許多RCEP成員國已同時加入TPP,因此,中國大陸的立場勢必會影響到台灣申請加入TPP。

第二, TPP是一個標準相對較高的國際組織,其主要內涵以成員國彼此之間建立「高標準的自由貿易區」為宗旨,成員國間必須「完全開放市場」,包括農產品在內的所有關稅壁壘,必須在期限內降到「零關稅」,即成員國間對農、林、漁產品的進口不得設立任何限制、對農產品出口國出口補貼額度高低不得有任何疑義,且必須開放本國的金融、通訊、物流、教育、醫療、運輸等服務業的勞動市場。

因此,若台灣加入TPP後,經商環境將勢必發生丕變,政府必須事先評估可能受到的衝擊產業,並清楚定位加入TPP後的產業發展方向,才不會因為加入該組織而手忙腳亂。

台灣加入TPP的3項合宜策略

元大寶華提出3個台灣加入TPP的適合策略,包括(1)藉由現階段的台美TIFA雙邊貿易談判,了解TPP的新貿易規則;(2)因農產品必須接受國外免關稅農產品的競爭,需對本國農產品和糧食自給率問題規劃配套方案;(3)由於TPP的免稅項目眾多,對國內產業的衝擊較大的產業,應提出相應的輔導政策。

在區域經濟整合浪潮之下,爭取加入自由貿易協定是各國政府不得不為的經濟政策,但元大寶華認為,不能一味將其列為首務,而忽略自由貿易的必然之惡。因此,較恰當的做法是,「把參與區域經濟整合,視為完整政策組合中的一部分」。也就是說,在推動加入TPP協定時,應先確定弱勢產業的轉型方向,並與業者進行充分溝通、提出相應的輔導政策,才進行各項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

從經濟的角度來看,加入TPP對台灣經濟的長遠發展絕對有益,但必須認清的事實是,即便台灣做好準備,仍有可能因艱難的國際處境而被拒於門外。

另一方面,元大寶華也指出,政府在極力推展各類貿易協議的談判時,不容偏廢國內產業競爭力日益低落的現實,應積極透過改進國內經商法規、確立產業發展政策,並相應未來產業的發展方向,重新規劃教育資源分配與制度,從根本面改進台灣產業的競爭力。

《新聞小辭典》

經濟學者Bhagwati和Panagaryia於1996年出版的《優惠貿易協定經濟學》提出義大利麵碗效果(Spaghetti-bowl effect)一詞,意指區域貿易結盟如同鍋裡煮的義大利麵般相互糾結,不同區域貿易協定的貿易規則差異性和複雜的程度,將使規則難以執行,並侵蝕到多邊貿易體系的效果與功能。。

『新聞來源/鉅亨網 http://news.cnyes.com/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